

本报济南12月3日讯(记者 尹明亮) 大学图书馆有哪些功能?一个图书馆里能收藏多少种类的图书?图书怎么借、怎么还?12月2日下午,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图书馆,跟着大学生志愿者,齐鲁晚报小记者们探索着图书馆的秘密,感受着这个知识海洋里的文化氛围。
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从进入图书馆大门开始,小记者们就被图书馆里安静的气氛感染着,在门外还说说笑笑的他们都安静了下来。“走进图书馆最基本的一个规则就是保持安静。”大学生志愿者于志高给小记者们讲解着。在自助借还书仪器前,看着志愿者演示着自助借书、还书的流程,小记者们也感受着高科技在图书馆里的应用。
在图书馆里,那么多的图书是怎么管理的?图书又要怎么进行分类?在图书馆分拣室里,小记者听志愿者介绍着关于图书分类的方法。当听说有1000多个大学生都是图书馆的志愿者时,小记者们也为这些大学生的义务劳动表示敬佩。
不同的图书有着不同的书库,教育类的图书在一个库,人文社科类的图书在一个库……穿梭于不同的藏书库之间,小记者们惊叹于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在一个个阅览室里,看到满屋认真学习的大学生,小记者们也自觉地保持着安静。有的小记者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努力瞬间。
来到报刊阅览室,当听志愿者介绍说这里有140多种每天更新的报纸时,小记者们开始在报刊架前寻觅着自己熟悉的报纸。在这个报刊阅览室,除了每天更新的报纸,还有连续收藏了几十年的老报纸。“图书馆里收藏的不止图书,这些每天记录身边事的报纸经过多年的积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听着志愿者的讲解,小记者们也对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在报刊阅览室的旁边是期刊阅览室,小记者们也是第一次知道,除了图书,期刊也是每个图书馆非常重要的收藏之一。
在图书馆五楼,小记者们在一个阅览室的书架前停留下来,志愿者给小记者们介绍着种种有着特别意义的图书。比如,摆在架子上的一套几十年前的新华文摘,虽然看上去比较陈旧,但保存得比较完整。原来像架子上其他书一样,这套书是学校的学生们捐来的,放在这里,供全校的学生共享。
从藏书库看到阅览室,从满走廊里读书的大学生到在阅览室里认真学习的大学生,小记者们也在悄然间感受着一所大学里的学习和文化氛围。走出图书馆,穿梭于校园古老的建筑之间,小记者和家长们再次被大学的浓郁气氛所吸引,久久驻足欣赏。
报道链接: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71204/ArticelB01002FM.htm
编辑:崔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