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0日 | 作者:各媒体 |  点击数: |

1、山东电视台:

报道链接: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9/0108/4624525.html

2、大众日报:

省属高校首次以第一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记者 王原报道

本报济南1月8日讯 山东师范大学完成的“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首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

细胞活性分子平衡浓度的偏离,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有关细胞活性分子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化学、生物学及医学领域关注。山东师范大学以唐波、董育斌、李平、王鹏、李娜等为核心人员的科研团队,经过二十余年的刻苦攻关,构建成细胞活性分子实时原位、动态、多组分同时、高灵敏度荧光成像的新方法,获得活性分子参与细胞稳态调控的重要信息。

报道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90109/Articel03006MT.htm

3、齐鲁晚报:

细胞癌变化学探针可辨

山师大团队致力于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山师大获奖团队核心成员李平(左)和李娜。

“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在肿瘤细胞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就能发现它,对重大疾病早诊疗、早治愈,提供一些基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的项目研究成员介绍了这个项目最通俗的意义。

文/片 本报记者 郭立伟

早发现肿瘤细胞

是研究的大方向

“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在肿瘤细胞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发现它,对重大疾病早诊疗、早治愈,提供一些基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平介绍起获奖项目“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这是山东省属高校1989年以来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唐波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山师大分析化学教学科研团队二十多年来探索的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娜解释,“当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时,细胞里面的活性物质会发生化学性的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化学探针,放进细胞检测,辨别哪些是癌细胞,进行早诊。”

项目后期还会在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做相关研究。“比如,现在肿瘤的治疗靶向性不强,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掉头发之类的,我们研究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不会对别的细胞产生影响,减少对正常体质和正常细胞的伤害,实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李娜说。

省属高校过关斩将

令评审专家震惊

项目申报是过关斩将的过程。“作为一个省属高校,取得这样的成果,令很多评审专家感到震惊。

哪怕是夜里十一二点,来到山师大千佛山校区化学楼,也会看到这里的实验室往往灯火通明,过了零点下班时,团队成员“相遇”也是常有的事儿。

谈起获奖的始末,李平感慨很多,“感觉真是玩命拼出来的。报名的有上千个项目,每年竞争都非常激烈,都是‘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