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7日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  点击数: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6月1日,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

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主持,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致辞。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商志晓在开幕式致辞中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理论研究应围绕中国道路这一主题,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及“三大规律”“四个自信”“四个伟大”“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诸多内容展开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建立、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唐洲雁在开幕式讲话中梳理总结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一,准确判断我们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第二,社会主义建设须坚持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贯彻始终。第三,社会主义建设须把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既是我们70年来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成功经验。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建设须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来科学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发展路线。第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建设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建设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发言阶段。主旨发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继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季正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包心鉴,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永贵等作主旨发言。

罗文东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要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贯通的高度,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从国家、民族和世界相统一的层面,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季正聚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发挥着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三,不断实现思想、理论、制度、技术方面的创新。第四,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前进的根本力量。第五,善于调动、团结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第六,继续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好传统。

包心鉴表示,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新中国70年的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艰辛探索中不断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新时代“伟大工程”赋予中国道路坚强政治定力。第二,改革开放是中国道路的鲜明品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赋予中国道路无限生机活力。第三,人民主体是中国道路的突出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赋予中国道路深远价值意蕴。第四,文化传承是中国道路的文明底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国道路厚重文明基因。

王永贵认为,要从四个维度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第一,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奋斗求索的必然结果。要从历史的思维中来认识、把握70年来我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探索了怎样的发展道路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第二,坚持辩证法,用辩证思维把握我国主要矛盾变化,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国内和国外的关系。第三,要有战略思维,用战略思维来谋划我们的未来发展。第四,要在国际比较和全球视野中的认识和解读中国道路。

第二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主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向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黄桂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爱华等分别作主旨发言。

与会学者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路与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规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世界影响”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士海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史家亮分别主持了交流发言。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艳玲、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李述森、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张传鹤、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付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建军、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大光、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华锋、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亮、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迪亮、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副院长李国锋、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燕芳敏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会议议题作大会发言。

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mkszy/mkszy_xkzx/201906/t20190606_4913834.shtml?from=timeline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