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商报:
商报德州消息(记者 宗兆洋)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大王庄村村民于桂玲种植有十多亩永莲蜜桃,今年喜获丰收,收获大约15万斤以上。平时的销售由丈夫负责,但不幸的是丈夫在6月份突然患病去世,15万斤的蜜桃没有了销路。山东师范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声知晓情况后,就跟山东师范大学的同事说了,这引起了学校师生们的积极响应,各个学院的老师、学生爱心接力,已经订购出5000多斤蜜桃。但目前蜜桃还有很多,王晓声联系到本报,请广大爱心商家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销售。
于桂玲今年50岁,丈夫在6月份突然患病去世,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需要照顾。平时蜜桃的销售主要由丈夫负责,丈夫的突然去世,让她犯了愁,眼见着蜜桃还有两三天就要成熟,如果还没有找到买家,一年的收成就会烂在地里。王晓声知晓情况后,帮她联系了济南的各大市场,但结果并不如人意,“这种蜜桃讲究货源,各个商场都有自己的批发商,根本卖不出去”。于是王晓声联系了自己大学的同事,这使得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兴起了“蜜桃热”,各个学院的师生踊跃订购,已经帮着售出了5000多斤,但仍是杯水车薪,桃子还有几万斤没有订购出去,于是王晓声想通过更多渠道帮忙卖桃。
王晓声介绍说,永莲蜜桃有三大特点,口感好、颜值高、耐储存。桃子在当地经过充足的日晒之后,桃子表面色泽红白分明,非常好看,桃子含糖量也非常高,并且桃的硬度比较高,易于保存,易于运输。桃子每箱十斤左右,零售价25元,量大从优。
有想购买的爱心人士可以联系山东师范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声,13365315607(微信同号),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197600。
报道链接:http://www.readmeok.com/2019-8/26_84234.html
2、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8月30日讯(记者 程天浩 孙杰)3个月前,丈夫的离世让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大王庄村的于桂玲陷入了无尽的痛苦,除了与丈夫情感上的不舍,还有生活的无处着落。虽然于桂玲家里种的13亩桃园大获丰收,但以往都是丈夫去销售,顶梁柱没有了,让她每天只能以泪洗面。山东师范大学(下称“山师”)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声几次来到于桂玲家里了解情况,王晓声一直在想办法为其解决销路问题,但效果都并不理想,两周前,王晓声干脆自己发朋友圈“求援”,没想到仅是山师的老师们就买下了近两万斤桃子。
于桂玲是大王庄村典型的农村家庭,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只有丈夫这唯一的壮劳力。丈夫离世前,每年都是由他打理桃园,一直到上市销售于桂玲几乎都不用太费心。但今年5月份,丈夫的突然离世,让于桂玲陷入了困境。一闲下来,于桂玲就会想念丈夫,有时也会看着家里的那片桃园犯愁。
这些都被王晓声看在眼里,每次去于桂玲家里,于桂玲都会痛哭一场。王晓声说,作为驻村书记,来这里就是帮村里解决问题的。虽然桃子还没有成熟,但王晓声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但是鉴于没有实物,所以当时也不便推销。一直到8月份,王晓声尝试了很多种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桃子一旦成熟就会脱落烂掉,王晓声心里比谁都着急,情急之下,他干脆发起了朋友圈。没想到,这条“求援”的朋友圈迅速得到了山师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几天时间,就预定了近两万斤。
王晓声自己开着小货车抵达山师校园
考虑到大货车在市区限行的问题,昨天晚上7点出发,3个小时后,装满1万斤桃子的大货车驶入了山师长清校区。今天司机有事来不了,王晓声就自己开着小货车,又送来了3000斤桃子。这几天下来,王晓声发现最难的不是销售,而是物流,10斤桃子,从德州寄到济南的快递费要20元钱,几乎和桃子的价格一样。
王晓声送来的3000斤桃子
山师老师们认领购买的桃子
明天,王晓声联系的另一个单位还要去买5000斤,今年,困难总算是过去了。但不能每年都这样去卖桃子,这两天,他又在考虑明年之后的桃子该如何销售了。
报道链接:https://hb.dzwww.com/p/3419902.html?from=groupmessage&f=00000v
3、新时报:
编辑:崔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