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基层就业冷热不均
去基层:学生态度较积极
目前,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在对待到基层就业这个问题上,表现地已经比较理智和积极了。师范类学生赴基层就业指的是,到县级市以下的地区包括乡镇,从事教育行业工作。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昌兵老师向记者介绍,截止到3月初,该校今年应届毕业生已有15%的学生与就业单位签约,其中接近2/3的学生选择了到基层。昌老师说,目前绝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都意识到,在大中城市找一份从事教育行业的理想工作很难。所以,他们都把期望值降低,有意识地主动去寻找到基层就业的机会。
挑地区:选择方向差异大
师范类毕业生主动寻求到基层就业,这本身是可喜的现象。但他们到基层就业所选择的地区却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以我省为例,如果是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基层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是愿意的;相反,再看看去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基层就业的情况,则相形见绌。
事实确实如此。自2004年我省取消师范类毕业生必须有50%的人回生源地工作的政策规定后,师范类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但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层吸纳人才的难度加大。地区环境上的差异,的确对大学生选择就业有很大影响
解缘由:收入、环境、出路是主因
山师大就业指导中心的昌兵老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责怪学生。客观的讲,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缺乏对学生应有的保障体系,比如在收入、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多方面,都很难让学生满意,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就业的重要原因。
在同样级别的学校任教,一样是在基层,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工资差距将近1000元,这让学生如何接受?从工作环境上看,更是无法相比。而且某些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在对人才的管理上,也有很大缺陷。比如,遇到学生要求新的发展,在很多地方竟然会出现扣留档案、以制度压人的现象,这些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昌兵老师说,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这样才会更多的吸引学生到这些地区就业或支教。他举例说,比如前几年团中央组织的服务西部志愿者行动,在去之前就给学生做出了两年后保送读研究生的承诺,结果报名非常踊跃,这最起码是对学生的负责和回报。所以,解决师范生赴基层就业冷热不均的现象,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去基层:学生态度较积极
目前,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在对待到基层就业这个问题上,表现地已经比较理智和积极了。师范类学生赴基层就业指的是,到县级市以下的地区包括乡镇,从事教育行业工作。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昌兵老师向记者介绍,截止到3月初,该校今年应届毕业生已有15%的学生与就业单位签约,其中接近2/3的学生选择了到基层。昌老师说,目前绝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都意识到,在大中城市找一份从事教育行业的理想工作很难。所以,他们都把期望值降低,有意识地主动去寻找到基层就业的机会。
挑地区:选择方向差异大
师范类毕业生主动寻求到基层就业,这本身是可喜的现象。但他们到基层就业所选择的地区却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以我省为例,如果是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基层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是愿意的;相反,再看看去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基层就业的情况,则相形见绌。
事实确实如此。自2004年我省取消师范类毕业生必须有50%的人回生源地工作的政策规定后,师范类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但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层吸纳人才的难度加大。地区环境上的差异,的确对大学生选择就业有很大影响
解缘由:收入、环境、出路是主因
山师大就业指导中心的昌兵老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责怪学生。客观的讲,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缺乏对学生应有的保障体系,比如在收入、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多方面,都很难让学生满意,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就业的重要原因。
在同样级别的学校任教,一样是在基层,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工资差距将近1000元,这让学生如何接受?从工作环境上看,更是无法相比。而且某些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在对人才的管理上,也有很大缺陷。比如,遇到学生要求新的发展,在很多地方竟然会出现扣留档案、以制度压人的现象,这些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昌兵老师说,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这样才会更多的吸引学生到这些地区就业或支教。他举例说,比如前几年团中央组织的服务西部志愿者行动,在去之前就给学生做出了两年后保送读研究生的承诺,结果报名非常踊跃,这最起码是对学生的负责和回报。所以,解决师范生赴基层就业冷热不均的现象,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