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 作者:党委组织部 |  点击数: |

近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倒春寒”,我校省派渡口驿乡第一书记工作队带头表率、担当有为,与村两委一起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让党旗在渡口驿乡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筑堡垒、作表率本次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夏津县接壤或邻近县市均有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一书记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建立起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设置防疫卡点和值班值守场所,参与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测温、消毒消杀、检查“双码”、进出人员和车辆登记等防控要求。为摸清返乡人员情况,工作队白天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排查,晚上加班加点整理统计信息,分类建立动态工作台账,确保不漏一人,不留盲区。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不退一步,就能守护好我们的父老乡亲”。管新庄村第一书记刘兴波坚持奋战在一线,积极开展思想动员鼓励全体党员志愿者。倒春寒,天气寒冷,为让志愿者们吃上一口热饭,刘兴波主动为志愿者做饭烧汤,大家深受感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渠道、强宣传。“疫情期间要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不聚餐、不聚集、不扎堆……”3月20日下午,东渡口驿村大街小巷响起了防疫小喇叭,大伙一看原来是第一书记孙文星在巡回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来势汹汹,形势咄咄逼人。农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农户的防护意识普遍不高,按照渡口驿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除了要扎实做好人员摸底排查及重点人员居家监测外,还需要强化宣传,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敬畏”的高压态势。第一书记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充分利用覆盖全村的广播系统,循环播放,考虑在外返乡人员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在村务公开群发布最新疫情信息,对群里发的不实消息进行辟谣,劝导群众不传谣不信谣,营造了浓厚的群防群控氛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赶快结束,所有的一切都回归正常”。疫情检查点、核酸检测点,总会有东渡口驿村第一书记孙文星的身影。第二轮核酸检测的关键时刻,孙文星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外孙刚刚出生,但在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微信视频成了表达思念的唯一方式。

亮优势、提效率。在全县统一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第一书记们带领党员先锋队科学谋划、合理部署,将检测场地划分为入口、出口、等候、采集、缓冲、临时隔离区、医疗废弃物等多个区域,细分了现场布置、秩序维持、清场消毒、数据统计、现场采样、标本运送、应急保障等7个工作小组,并开设2个集中采样点同步进行采集,防止人员“扎堆”。

“上网课的同学在这里排队,很快就检测完”。为保障上网课的学生正常上课,西渡口驿村第一书记周方水协调开设学生核酸检测专用窗口,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牺牲用餐和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保障学生正常上课。

为进一步掌握村内人员情况、摸清底数,夏庄村第一书记王增鑫发挥优势,将分散在多个电子表格内的村民信息数据,通过软件函数比对数据近百次,经过批量操作,完善了村内人员基础台账,为精准掌握全村人员情况提供了数据支撑,该经验已在全乡推广使用。

尽责任、保生产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校省派渡口驿乡第一书记工作队一个多月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坚持做到防控疫情、带动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农时不等人,多亏了你们加班加点铺设高压线,要不然这么多地都无水可浇了”。管新庄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流转了运河西岸600亩耕地种植优质大豆,由于水浇设施不完善,如果不及时跟进将无水可浇,刘兴波忙着跑手续,与时间赛跑,最终促成了2000米高压线顺利落地。

西渡口驿村的河滩地生产路经历大运河两次汛情后损毁严重,为了修复生产路,保春耕促生产,周方水和村“两委”一起多次实地调研,测算工程量,研究修复方案,积极走访乡贤,筹集善款修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产路上的深坑填平了,路面更宽更平整了,村民往返田间劳作更安全顺畅了。

为了结合当地优势,恢复村集体造血功能,王增鑫带领党支部成员先后建成农副产品包装车间、纸袋代加工车间,并自筹经费开建村集体富硒面粉厂。“施工进度还要再快点,咱们定的上半年投产目标必须实现”。在富硒面粉生产项目在建车间,王增鑫正在和村两委商讨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协调施工加紧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达效。

面对新一波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我校省派渡口驿乡第一书记工作队始终站在“战疫”前线,无惧艰难,不舍昼夜,彰显的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是关键时刻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责任担当,真正筑起了坚固的疫情“防火墙”,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阻击一线高高飘扬。

供稿审核人:尚延山

编辑:贾丙波

终审:巩   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