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13日 | 作者: |  点击数: |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四月的师大长清校园,棵棵青桐绽绿,片片白杨挺拔,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湖畔新栽的杨柳刚刚吐出鹅黄的嫩芽,山坡上的松柏枝叶苍翠,广场北侧翠绿的雪松伟岸苍劲。学校实施长清校区绿化工程正美化着校园,渲染着春意。 
    绿化工作是长清校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2006年2月21日党政联席会议专门进行研究,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校园绿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亲自选定苗木,确定栽种位置,查看施工质量。学校广大师生对长清校区的绿化工作也十分关注,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高师培训中心党支部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购进树苗,组织党员种植,为新校区再添新绿。长清区委、区政府捐赠的6棵百年柿子树,成为新校区的一个亮点。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已经种植各类乔木近20000株,花灌木8000余株,地被植物27000平方米,草坪95000多平方米,移植名贵树木9株。花木品种总共有90多种,隶属40多科,形成了点、线、面相互结合,乔、灌、草合理配植的绿化格局。一个绿树成荫、花开四季的优美校园已经开始展现在眼前。
    好的规划设计是校园绿化建设的关键。长清校区的绿化总体规划由青岛艺林公司设计,广场绿化由济南市市政设计院设计。在充分理解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我校长清校区制定的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分管领导与后勤处、校园修建中心因地制宜,对原规划绿化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细化和调整,提出了校园绿化需要遵循的四条原则。一是对称原则。在大门两侧河畔绿地、大门广场绿地、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处,对称种植主体树种,以体现整齐划一、对称均衡之美。河畔沿岸种植了130株垂柳,坡上按四十米的间距,组植了雪松、银杏、樱花、榆叶梅、迎春等,自大门两侧依次向东西排列。春来垂柳依依,迎春吐黄,樱花、榆叶梅花团锦簇,落英缤纷,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二是片植原则。花木集中片植,风韵独具,有整体统一之美。仅广场南端两侧就分别片植了136株毛白杨和160株法桐,预计在两年内即可绿树成荫,成为学生休读的好地方。三是相对集中原则。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两侧绿地中,除作为背景的雪松、龙柏球,其余品种全为春季开花,并根据花开的次序相对集中种植,分别是玉兰、丁香、紫叶李、樱花。主题为对称种植的六株海棠、六株梨花。这样既体现了春天的季节主题,又延长了花木的观赏期。四是四季景色和花草树木兼备原则。在餐厅西山坡的种植中充分考虑了四季景观,北侧种植玉兰、樱花、丁香、迎春等体现春季景色;中部遍植紫薇、木槿、石榴等夏季花木以突出夏季效果;南侧种植淡竹、腊梅、油松,用“松、竹、梅”岁寒三友体现冬季景观。四条原则相互交叠,灵活运用,相辅相成,达到了融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于一体的良好效果。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后勤处选派精兵强将,常驻长清校区督促各施工单位的绿化建设。同志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在移栽大雪松过程中,为了保证移栽质量,提高成活率,几位同志不怕疲劳,分别于2006年3月8日和4月12日连夜把四棵十几米高的雪松运到长清校区,种植在广场北侧。近两个月来,有关同志吃住在长清校区,从绿化专业技术方面指导施工人员变更种植位置,检查施工质量,并根据长清校区绿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有关规范性标准,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东方风来,桃李芳菲。在山东师大长清校区这块朝气蓬勃的土地上,正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浓浓春意。追赶着春天的脚步,伴随着四季的交替,长清校区的绿化工作向着建设花园式、园林式、生态型校园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长清校区必将展现更加迷人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