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守护成长”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滨州站挂牌启动。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玉杰,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学校宣传教育处)处长陈成标,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珊珊,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燕,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全星等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滨州市教育现代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红星主持。
陈成标在讲话中表示,建设山东省“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是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要求、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务实举措,对推动我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后续服务站建设工作,他表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明确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扎实推进服务站建设有序发展;要整合资源力量,切实推动服务站持续发挥作用,不断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水平;要注重总结提升,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和高水平改革成果,打造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全国品牌。
周珊珊在讲话中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学校将认真落实教育厅的要求,与滨州市紧密携手、团结协作,全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建设工作落在实处、产生实效。她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坚定扛牢护航学生的使命责任,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科平台的研究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人才平台资源优势,持续聚焦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现实问题,为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不断强化协同协作的工作力量,最大范围凝聚师生、校家社等主体力量,实现育人、育才和育心相结合,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杜玉杰在致辞中感谢省教育厅和山东师范大学对滨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简要介绍了滨州市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表示将全力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建设,加大保障力度,提供便利条件,构建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们营造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会上,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亮介绍了“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工作方案,对服务站建设背景、目标、进度安排以及预期成果等作了详细解读。
与会领导分别为山东省“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滨州市市级总站、县级分站、校级站点,滨州市首批“心安学校”授牌。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考察了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阳信县社会心理发展服务中心、阳信县第一中学等单位,现场观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据悉,为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夯实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基础,省教育厅决定统筹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以及山东师范大学和其他高校的资源力量,发挥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心理学专业师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研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人员作用,利用现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场所和驻地高校资源,设置“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做到“一市一总站、一县(市、区)一分站、一乡镇(街道)一站点”,打通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壮大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力量,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守护网。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心理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滨州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市直学校分管负责同志,滨州市首批“心安学校”主要负责同志,阳信县各乡镇(街道)学区、各中小学分管负责同志等共计160人参加活动。
供稿审核人:赵景欣
编辑:董广远
终审:巩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