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7日 | 作者: |  点击数: |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群众,贴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做学生的学习导师和生活顾问,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和教学、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传媒学院积极探索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机制,制定并实施了院党委委员、教职工党员联系专业、班级、学生的制度。
    传媒学院五位党委委员分别联系教育技术系、电视编导系、数字媒体系、戏剧影视系、播音主持系五个系,31名教职工党员联系41个班级,每位教职工党员联系所在系的1-2个班级,每名教工党员每学期至少参加2次所联系班级的集体活动。通过这项制度,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教职工党员协助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成才导航服务,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提供专业学习、考研咨询、职业发展规划及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中,教工党员联系班级中的先进分子,定期与他们谈心,做好记录,作为支部考察、培养、推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此举拉近了教工党员与学生间的距离,使院级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初步确立。本学期,院党委通过几次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推进此项机制的具体落实,已初见成效。
    院党委委员、教职工党员联系专业、班级、党员制度,使教职工党员不仅局限于讲台上与学生相见,而且深入班级,与学生个体面对面,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有了机制性保障;同时,对教职工党员发挥示范作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编辑:向玉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