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排房,你好。初来乍到,我与你相识;日夜相守,我与你相知。在太阳升起的晨曦中,我满怀希望踏步前行;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我面带微笑缓步而归。而你总是沉默地伫立在校园一隅,日夜守望,等候着正值青春、怀揣梦想的山师人回归你的怀抱。你落落大方,胸怀坦荡,以一颗沉静之心包容着一代代山师人的成长,也见证了山师数十载的岁月变迁。
可是“岁月不饶人”,即便是你,也没能绕过这时光的羁绊。你终究还是老了。随着校园的现代化建设,一切都在更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信息化设备高调进入校园,而暮暮垂年的你却悄悄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将来的某刻,或许你也会面临着“拆迁”的归宿,可你曾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悸动,却是众生终生难忘的回忆。
五排房位于千佛山校区校园的西南方,是一片古朴的宿舍楼群。五排房,顾名思义,是五排连在一起的小楼,每排三层。自1953年8月建造至今,已历经六十余年了。楼房构造简单合理,岁月让其外墙变得粗糙,留下灰黄而斑驳的痕迹。五排房没有阳台,只能在窗户外扯一根钢丝来晾晒衣服,所以常看到墙外有件件鲜艳的衣服随风拂动,掩盖住岁月留在外墙上的斑驳,也将五排房装点得十分青春靓丽。
走进楼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昏暗的走廊。神奇的是,即使在酷暑,这长廊上也是十分清爽,简直是避暑圣地。走廊两边是紧紧相邻的宿舍间。宿舍内的空间十分狭小,却要容纳六张床、四个大桌子和一排小柜子,然而何止是这些呢——还有一代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彼此相识相知的珍贵友情与成长记忆。小小的宿舍,是这些年轻人身处异乡的家与归宿,是累时的依靠,是爱的港湾。
当看过春花秋雨,邂逅万千桃李,五排房见证了众多人生真实的悲喜。建楼伊始,住进来的是山师的老师们。时隔多年回望这里,过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还历历在目。
学生公寓中心的李孝明老师就曾在这里度过数年难忘的时光。说起五排房,李孝明老师面带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回忆的温情。最初的五排房,就是旧时的筒子楼。他说:“原本只是一排平房,后来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太多,又加盖了两层。”提起当时还是平房的五排房,虽然时间久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孝明老师却仍记忆犹新。“当时是一排平房,邻里之间都互相认识,非常熟悉。有什么好吃的菜品大家都会分享,有什么新鲜事大家也会一起说说。那时在五排房的生活非常温馨,尤其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1987年7月,暴雨席卷了济南市。然而处于极低地势的五排房,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它的坚固庇佑了一代又一代的山师人。十几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李孝明老师搬出了五排房,山师大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寓楼。而五排房从最初的“新人”变成了如今的“老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五排房,是岁月的沉淀,是温暖的回忆。
五排房虽历经沧桑而陈旧,却总致力于创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温暖亲切的人文关怀,这与舍管阿姨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一个出门在外的大学生,大概都会感到——有一个人在默默融入你的生活:归来时,她向你打招呼;天冷时,她提醒你加衣。对宿舍楼中的孩子们来说,舍管阿姨是最温暖的依靠。看着舍管阿姨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自己也充满了动力。
五排房五号楼的舍管侯阿姨与这里的同学们十分亲近。瘦小的身躯,泛白的头发,笑眯眯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淳朴的乡音……这些都是侯阿姨的真实写照。每天从清晨五点半,侯阿姨就开启一天的辛勤劳作——扫地,清洗,倒垃圾,值班,几乎一刻不得停歇。虽然工作很累,可侯阿姨毫无怨言:“孩子们离家出来上学也都不容易,还都是需要照顾的年纪。工作虽然辛苦,可是看到孩子们生活得舒服了,自己心里也会踏实。”当2012级毕业生们离校的时候,几个女生挽着阿姨说道:“四年了,您是看着我们长大的,一直在不辞辛苦地照顾我们,如今要分开了,可真是舍不得呀!”
当然,同学们与舍管阿姨的融洽相处,与同学们自身的成长也是有关的。三号楼的舍管刘阿姨说:“孩子们都很好,也像我的亲孩子一样。大家都很懂事,即使不在一栋楼,也都很有礼貌。平时捡到手机、水卡、学生证,都会互相询问,大家相处的就像一家人。”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了无数温情。亲爱的孩子,我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也不知道你归向何处。但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是一家人。只要我们在一起,五排房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五排房貌不惊人,却总以脉脉的温柔引起人们对它的改观。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印记太明显了,以至于新生们开始时难免有些失望地搬入这陈旧的宿舍。教育学院2016级的刘鑫同学讲道:“最初搬进来的时候,感觉五排房像一个身处暮年的老人,风烛残年——水泥地裂开了很多缝,一楼的走廊有点阴暗,晚上虽然有灯光,但刚开始时我还是不敢一个人走那悠长寂寥的走廊”。可她没想到,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她就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她感到舍管阿姨十分亲切友好,“每次遇到她,她都会用家乡话跟我们打招呼,笑眯眯的,十分慈祥,有时还会邀请我们到她那里喝粥,真是感到幸福感爆棚”;而且每到周四卫生检查,舍友们都会费尽洪荒之力,将宿舍收拾的整齐有序,一起叠豆腐块,一起唱歌拖地,繁忙中也能生发出满满的舍友爱。刘鑫现在觉得,五排房是一个充满爱和欢声笑语的地方,“它不是暮年,它每年都会注入新的活力,这让它永远朝气蓬勃。”
何其幸运,进入五排房;何其幸运,遇见相亲相爱的舍友们。姜敏住进五排房已经一年有余了,她谈到:“五排房,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陈旧:水泥地面,没有纱窗的窗户等,使初入的我们有些许的惊讶和抵触。我们被分到一间只有床,衣柜和桌子的原始状态的宿舍,开始了一段独属于我们的大学时代,惊艳了时光,有关友谊,爱情,逃课和疯玩,却无关寂寞。”舍友们一起为宿舍贴上漂亮的墙纸,精心制作照片墙,让简朴的小屋立马亮丽起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个宿舍陪伴着我们成长:挑灯夜战后的昏睡,无眠时的夜谈,兴奋时的各种分贝的喊叫等等。后来的后来,五排房成为我们记忆中有关大学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
宿舍是学生重要的课余生活场所,这好比学生的“第二个家”,同学们与它在长年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光雕刻着五排房的新砖新瓦,也带来五排房的沧桑变化。六十多年的光阴里,五排房始终温暖包容,默默伫立。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最平凡,也最精彩。
我们的情节有跌宕,我们的青春不散场。五排房,让我们一同向未来迈进。
供稿审核人:张凯月
编辑:路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