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应学院邀请,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立东作了题为“民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法学院院长荆月新主持,百余名师生积极参加了活动。
蔡立东从什么是问题意识、为什么要有中国问题意识、什么是研究问题的知识这三个部分层层推进,为大家讲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什么是问题意识部分上,蔡立东分别从指向意义、思维意义、过程意义三个方面论述,建议我们研究学术时要提炼学术问题,紧紧围绕问题研究。针对为什么要有中国问题意识部分,蔡立东表示,中国日益崛起,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风貌。能针对这样史诗性实验开展研究,既是中国学人的使命,更是一种挑战,要深度思考问题,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方案。在什么是研究问题的知识部分上,蔡立东告诉学生要转识成智,将知识退入背景,让知识进入问题,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并提醒大家研究问题要有框架,让知识创造性的重组,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化。紧接着,蔡立东分享了熟悉问题陌生化视角的五个体会:向法理致敬,探究法理的意识;向实践致敬,从现象探究原理;向数据致敬,以数析法;向传世智慧致敬,加强中国历史研究;向共同智慧致敬,不能闭关自守,启发同学们在问题意识方面的深入思考。
最后,蔡立东同师生进行了热情的互动,青年教师谢慧和孙庆春分享了讲座的心得体会。
编辑:秦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