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外国语学院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社科大讲坛第1225期讲座依托腾讯会议于线上举办。本次社科大讲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彬作了题为“关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几个问题——兼及中国文学与日本的传播”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日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光贞教授主持。日语系师生近130人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也是山东师范大学日语创新团队承办日本欧亚财团项目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伊始,姚建彬首先介绍了讲座内容:什么是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怎样?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面临哪些挑战?怎样做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未来前景如何?接下来,姚建彬在介绍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定义后指出,随着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2015年刘慈欣作品《三体》获得美国科幻大奖雨果奖长篇小说奖,中国当代文学更进一步成为海外文学关注的热点。他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是使不同民族的读者摘下有色眼镜认真看待对方的有效途径。姚建彬分别举例说明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域不平衡)、时代差异(时代不平衡)、文类不平衡等现象。他认为,目前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面临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挑战,面临着翻译、传播渠道、版权代理人、意识形态、文化隔膜等诸种瓶颈。姚建彬强调翻译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希望外语系师生今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最后阶段,姚建彬与日语系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同学们对刘慈欣《三体》的翻译相关内容等问题踊跃提问,姚建彬也给出了精彩而严谨的回答。
供稿审核人:张京国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