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主办的“学术纵横 名师名家讲坛”活动在千佛山校区1201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旭兵作了题为“基于半导体纳晶的人工光合成化学转化”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耿琰教授主持,化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伊始,李旭兵简单介绍了本次报告的研究背景。他认为人工光合成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化学能的理想途径之一,而半导体纳晶是驱动CO2活化和转化的理想光催化材料之一。李旭兵讲解了目前的关键科学问题是高效、高选择性CO2活化,并抑制产氢副反应,进而介绍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人工光合CO2还原耦水氧化放氧、人工光合CO2还原耦水氧化C-C偶联、还原C-C偶抑制产氢副反应、人工光合CO2活性及高值化转换。李旭兵认为该工作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调控纳晶光物理性质以及活性中间体的反应过程,实现了CO2分子的高效活化和高值化转换。
李旭兵,博士,主要开展人工光合成化学转换的研究,特别是基于半导体纳晶构筑了高效人工光合成体系,实现了可见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可见光催化有机转换以及光热催化有机转换等。迄今为止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担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会秘书长,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22)、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荣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202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新人新锐奖”(2020)等。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