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同学们教育教学技能,更好地了解中学历史课堂教育教学工作,10月19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举行“如何准备一节初中历史课”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与学”主题讲座。学院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楼建军和燕慧出席活动,2021级、2023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生参加。本次活动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刘志鹏主持。
本次讲座分为两场。第一场讲座主题为“如何准备一节初中历史课”,由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黄波主讲。黄波以“认识前提”“备课步骤”“操作实例”为框架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创建“环节严密”“史料翔实”“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黄波还进一步向同学们讲授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的备课思路,使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本堂课的内在逻辑。讲座结束后,黄波细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如何搜集权威生动的视频资料、如何应对学生回答超出教师预设等方面为同学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讲座前,黄波选用了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课例为同学们进行说课。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与学”,由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松岗中学副校长李瑞锋主讲。她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从“素养”和“课型”两个角度强调了基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条线索的课堂设计思路。李瑞锋截取了从“部落到国家”“红军长征的历程”“西安事变”等多个教学实例片段,详细介绍了一节饱满的历史课体现并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李瑞锋还分别介绍了第一课、常规课、竞赛课三种课型的不同特点,并分别举课例说明不同课型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针对在场研究生提出的“复习课中基础知识和情感体验难以融合,课堂效率低”这一问题,李瑞锋强调,在“教”与“学”的两个尺度中,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要注意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的现象。
本次讲座生动展现了名师风采、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更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供稿审核人:楼建军 蒋艺
编辑:吕慧莹 董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