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是学校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彰显学校特色、展示办学成果、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项目多、业务杂、时间散,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留置外地、分散各处的“出门办公”成为工作常态。如何将党员力量拧成一股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为学部党建工作难题。面对难题,学部创新“项目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立在业务中,以行动学习法为切入点,以临时党支部品牌化特色化建设为抓手,在服务中心工作、促进目标完成等方面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力、工作执行力和专业服务力,推动主题教育在工作一线走深走实。
业务组织到哪,党建工作就拓展到哪
主题教育启动之际,正值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山东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北京、烟台、潍坊等地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为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学部提出,业务开展需要长时间外出时,要视党员和执行任务的实际情况设立临时党支部或行动党小组。
一个多月的比赛中,以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为主的6位党员带领12人赛事业务工作组,成立“赛事临时党支部”,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及组织生活等工作有序嵌入赛事服务保障各环节。他们团结在党旗下、业务中,当先锋作表率,激活队伍干劲,先后赴清华大学助力我省遴选的5名选手参加国赛,到烟台、潍坊和淄博5所高校指导调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比赛筹备组织工作,并对烟台大学、潍坊学院赛事工作负责人开展了为期7天的面对面培训,保障了273名选手圆满完成复赛。为提升学习效果,他们还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参观主题教育展、校史馆、智能图书馆、坊子红色文化博物馆,踏实开展理想信念、廉政教育等“党建+教师发展”活动。
项目落地在哪,行动学习就推动到哪
非学历教育培训涵盖干部教育培训、教师教育培训、外语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及出国留学培训等品牌项目。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团队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实施“三色课堂”行动学习,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新格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项目团队分别在潍坊、泰安、曲阜、沂南及市内各区组织开展培训9个班次,由项目团队中党员牵头的9个“项目行动党小组”随之建立。“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这个模式高效共赢”,拉萨学员深有感触地表示。“这类问题你们单位存在吗?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问题想做做调研,帮着联系一下吧”“沉浸式红色课堂效果不错,我们得好好研发一下”……路径化的团队行动学习实践让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各培训项目的学员在“项目行动党小组”的组织下论初心、谈感悟,不仅凝聚起了党建共抓、业务共融的强大合力,还在探讨交流中全面提升了党员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
岗位在哪,主题教育就延伸到哪
业务链和项目点上的党组织是临时的,但我们的工作不“临时”、作用发挥不“临时”。为推动主题教育与成教、自考等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结合“党员先锋岗集体”和“个人先锋岗”建设,学部在考试、阅卷等环节中亮明身份、树立形象,让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夯实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最大的特点是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管理工作繁重复杂。近日来,学籍注册、在线考试、评阅试卷、论文指导等学历继续教育相关工作陆续进行中。为啥头像验证不过、档案丢了怎么补办、毕业证丢了补一份吧、单位评职称急需证明材料……57496位成人高等教育在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办公室的座机俨然成了“学生热线”,电话声此起彼伏、一刻不停。问题一件件地解答,事情一桩桩地解决,学历继续教育人保持脚踏实地的“态度”、立说立行的“速度”和悉心服务的“温度”及时准确回应着学生们的关切。
哪里有业务有项目,哪里就有红色堡垒先锋领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部以“项目党建”为载体,充分发挥临时党组织“引擎”作用,确保党员干部政治学习不掉队、思想教育不松劲、主题教育不停步,实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使主题教育真正成为学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