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6日 | 作者:文学院 |  点击数: |

6月3日至4日,山东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讨会在千佛山校区召开。本次活动由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社科处联合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致福,山东省作家协会书记杨学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网总编辑周由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程光炜,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洪禹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发来贺词,祝贺研究中心的成立和会议圆满成功。刘致福、王洪禹共同为“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研究中心”揭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赵德发分别做主题演讲。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朱德发、《文学评论》副编审刘艳等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作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记者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杨存昌教授主持。    

刘致福在讲话中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潜在竞争力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对此,广大学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是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潮流的大势所趋,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源头进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自觉。    

周由强强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化、思想,只要加以科学地继承与发扬,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含义,都能给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思想资源。他对研究中心的未来给予了厚望,认为中心一定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秉持着国际视野与当代精神,假以时日,会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镇,成为当代文艺评论的重镇,促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    

杨学锋表示,山东文学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心的成立恰恰在山东增添了一个推广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学经典的新平台,为山东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加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    

程光炜结合当下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指出,继承中华文化与研究文化经典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有一批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上,又能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专家和学者,在处理好现实与历史,东方与西方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加以创新性发展。他希望研究中心在共同促进中华文化与当代文学的繁荣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王洪禹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山师的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山东师大以“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系列研究机构的成立,正是对这一重大国家文化战略所做的文化学术呼应,是一种使命担当和文化自觉。希望研究中心在今后的工作推进中,不仅在广度上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也在深度上增加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努力促进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力量的不断壮大。    

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张丽军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中心要通过对文学经典的研究,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传承、接受和阐释,沟通文学经典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桥梁。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围绕着“中华文化传承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主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化”、“70后文学研究”等专题研讨。与会者积极发言,思辨活跃,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谢有顺从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当代文学在经典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本身的局限性;李遇春则以中国文学传统为切入点,阐述了在当下社会如何复兴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强调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著名作家赵德发以《人类世》中的“三教寺”为例,谈及中华文化的文学书写问题,指出了传承文化的必要性与误区。    

在“文学经典化”议题上,专家从经典角度切入,探讨了经典其文学及其经典化在当下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性。在“70后文学研究”探讨中,专家从学理性批评、“非虚构写作”、新传媒、心理焦虑等角度来考察70后作家创作特色、存在局限与未来发展可能性。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魏建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会议有两大特色,一是从30后到80后的六代学人对话当代文学经典化;二是70后批评家、70后作家对话70后文学。与会的学者、专家们分别发出了他们各种独立思考的声音,促进了对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思考。    

本次研讨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和70后作家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指出了当代文学在经典化道路上的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70后文学的发展壮大点亮了一盏明灯。    

供稿审核人:贾海宁

编辑:向玉贞

热点新闻